2021年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暨在线学术报告(二)

发布时间:2021-12-27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报告题目: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

报 告 人:黄荣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报告时间:2021年12月29日(周三)15:00-16:30

腾讯会议:609 859 325

(或点击链接入会https://meeting.tencent.com/dm/LCR6JAkM4rff)

报告人简介: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英国John Innes研究中心、美国Texas A&M大学和Donald Danforth植物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及Crop J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等课题20余项;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3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稻逆境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及水稻耐逆性遗传改良。发现了植物乙烯反应因子转录调控乙烯、脱落酸,蜡质及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剖析了乙烯调控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解析了乙烯与其他植物激素互作协同调控作物生长发育与耐盐性。申请发明专利2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项;发表科研论文160余篇,其中在Plant Cell, Mol Plant, New Phyto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80余篇。

报告摘要:我国有15亿亩盐碱荒地以及大约6亿亩盐渍化耕地,如何高效利用这些宝贵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林业以及牧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目标。盐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植物高产高效与耐盐性协同调控的矛盾已然成为植物耐盐性遗传改良的瓶颈。针对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研究瓶颈,以水稻研究为例,报告人实验室鉴定了一系列水稻耐盐性相关的关键因子,并剖析了这些因子协同水稻生长发育和耐盐性的分子基础,为作物遗传育种提供有用的基因和分子标记,促进植物高产与耐盐性的协同改良。

欢迎各位教师、同学参与交流!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闫绍鹏

友情链接

XML 地图